近日,和府捞面召开“2024年度总结暨2025战略大会”。
2024年上半年,北京餐饮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8%,上海餐饮业上半年营业利润为负,多家老牌高端京沪餐厅纷纷停业或倒闭,
在市场面临寒冬背景下,和府捞面2024年实现了25亿元营收,成为中式餐饮赛道的逆势增长样本。
但创始人李学林依旧忧心忡忡。一方面,此前口罩时期累积的7个亿亏损亟待追平,时间紧迫;另一方面,如何实现跨周期生存成为关键难题。

于变局中谋发展,在挑战下寻突破
近年来,餐饮市场风云变幻,消费需求与竞争格局不断重塑。曾经搭乘消费升级东风快速扩张的和府捞面,在新市场环境下,遭遇了一系列发展瓶颈。
2024 年,和府捞面面临着价格与产品层面的市场质疑。对此,品牌迅速做出战略调整,一方面优化价格体系,降低菜品售价,另一方面引入有机、绿色食材,成功促使客流量回升。为回应产品品质相关的疑问,和府捞面开启中央厨房透明化进程,主动拍摄并全网公开央厨生产流程,邀请用户代表实地观摩监督。2024 年 9 月的探厂直播,更是将透明化做到极致。创始人李学林亲自宣传,以万元日薪招募央厨 “一日老板”,直播吸引 85 万消费者围观,全面展示了原材料筛选、菜品制作及新品试吃等环节,有效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信心。
凭借上述举措,和府捞面将同店营收下滑幅度控制在 15%,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然而,品牌发展之路并非坦途。当下,和府捞面在产品创新与品牌创新方面压力不小,需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同时,供应链管理也是关键挑战,如何提升供应链效率,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而非成为发展负担,亟待破题。

养生定位下的成效
在当前消费市场中,“高性价比” 与 “健康养生” 成为消费者选择餐饮的关键考量因素。中式餐饮市场规模庞大,然而,其连锁化率虽从 2020 年的 15% 提升至 2023 年的 21%,但与欧美超 60% 的连锁化率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复杂的菜品与口味体系、繁多的 SKU,严重阻碍了中式餐饮的标准化进程。
在此背景下,和府捞面作为 “中式养生面的开创者”,推出 “长寿乡养生面” 全新定位,以如皋黑塌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特色,深入布局泛养生领域。从短期效果来看,该策略有力提升了和府捞面的产品竞争力。“草本汤、粗粮面、黑塌菜” 成为品牌显著标识,吸引大量追求健康养生的消费者,有效促进了销售增长。

长远而言,新定位为和府捞面开拓了新的增长路径。随着养生健康消费热潮兴起,凭借优质食材持续打造爆款产品,不断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绿色、普惠、养生的形象。同时,持续优化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为品牌规模化扩张筑牢根基。
2023 年起,和府捞面已逐步实现盈利,这为其战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中式粉面行业发展历程中,和府捞面的发展模式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借鉴。其围绕新定位开展的一系列举措,在产品创新、品牌塑造及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对中式餐饮提升连锁化率、实现标准化具有参考价值。
未来,和府捞面能否凭借现有优势,在中式粉面赛道持续拓展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平台,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本网站提供的草稿箱预览链接仅用于内容创作者内部测试及协作沟通,不构成正式发布内容。预览链接包含的图文、数据等内容均为未定稿版本,可能存在错误、遗漏或临时性修改,用户不得将其作为决策依据或对外传播。
因预览链接内容不准确、失效或第三方不当使用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错误、商业风险、法律纠纷等),本网站不承担赔偿责任。用户通过预览链接访问第三方资源(如嵌入的图片、外链等),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本网站不对其安全性、合法性负责。
禁止将预览链接用于商业推广、侵权传播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违者需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预览链接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用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过网站指定渠道提交删除请求。
本声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争议解决以本网站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本网站保留修改免责声明的权利,修改后的声明将同步更新至预览链接页面,用户继续使用即视为接受新条款。
